麗水中等專業(yè)學校有著深厚的志愿服務傳統(tǒng),1983年,學校成立了松陽師范“學雷鋒送溫暖”小組,2016年,取“滴水之恩,潤澤四方”之意,該小組更名為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。三十余年,麗水中等專業(yè)學校志愿者倡導“參與就是力量,實踐改變社會”的志愿服務理念,繼承和發(fā)揚志愿服務的光榮傳統(tǒng),傾力打造“關愛留守兒童”、“關愛夕陽紅”、“文明交通勸導”、“青春治水”、“愛心助殘”等品牌項目。曾被省教育廳、團省委、團市委授予“學雷鋒活動先進集體,省市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。由于志愿服務方面的出色表現(xiàn),麗水中等專業(yè)學校團委多次獲省、市級先進團委, 2017年被團中央授予“全國五四紅旗團委”。
發(fā)揮專業(yè)促發(fā)展
麗水中等專業(yè)學校是以學前教育專業(yè)為主的學校,為了更好的發(fā)揮專業(yè)優(yōu)勢,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把“關愛留守兒童”作為重點服務項目。自2010年5月開展“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”以來,麗水中等專業(yè)學校就和松陽縣城北小學建立合作,開始了“手拉手,心連心”關愛留守兒童項目,至今已有十年。在這十年里,我們每個學期都會進行至少2次,每次20余名志愿者參與活動,和留守兒童一一結對,手拉著手不分開,心連著心不分離,盡最大的努力,把關愛和溫暖帶給可愛的他們。
借力社團促成長
為了讓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學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識,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同學校的社團聯(lián)合起來,在社團指導老師的幫助下,制定詳細、專業(yè)的輔導計劃,針對每個留守兒童的興趣所向,選派相對專業(yè)并具有教學經驗的社員對留守兒童進行輔導。如剪影手工社會教授一些簡易的手工作品;街舞社教跳跳一些簡單的舞步;聲樂協(xié)會教唱一些歌曲等。
關愛特殊兒童促康復
2015年5月,麗水中等專業(yè)學校在松陽縣殘聯(lián)掛牌學前特殊教育實踐基地,成為助力康復中心兒童健康、快樂成長的社會力量。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在康復中心工作人員的協(xié)助下,每學期都會組織一次關愛活動,為特殊兒童送去歡樂。在每一次的活動中,志愿者們都會利用所學專業(yè)知識,用愛心與耐心配合老師與多名兒童完成多種趣味游戲,讓這里的孩子們盡情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。
關愛特殊兒童
社會實踐促和諧
除日常活動外,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還會在暑期社會實踐中成立教育關愛服務團,為留守兒童帶來親情陪伴、課業(yè)輔導、美術舞蹈等力所能及的幫助,豐富留守兒童的暑期生活。他們也能從實踐過程中獲取經驗,增長才干,為促進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。經過長期的努力,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成為麗水市唯一一支代表隊參加了浙江省“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”2017年浙江省中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展示活動;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獲2018年麗水市優(yōu)秀暑期社會實踐團隊;水滴里的小水滴暑期社會實踐團獲2019年暑期社會實踐省級重點團隊。
愛心接力,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一直都在。在今后的關愛留守兒童行動中,“小水滴”志愿服務隊還會繼續(xù)擴大社區(qū)、鄉(xiāng)鎮(zhèn)關愛留守兒童隊伍,采取“一助一”、“多助一”長期結對服務面,壯大宣傳力度,使關愛行動長期惠及更多的留守兒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