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老一小”事關千家萬戶,是最現實、最緊迫、最突出的民生問題,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題中應有之義。近年來,為切實解決該市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,進一步幫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技術、享受智慧生活,慈溪市教育局依托全市終身教育系統(tǒng)資源積極打造“智慧助老”新樣態(tài),幫助老年人彌合“數字鴻溝”。
一是“智慧+資源”打造智能服務團隊。依托全市教育系統(tǒng)資源,以慈溪市社區(qū)學院(市社區(qū)老年大學)、各鎮(zhèn)(街道)成人學校(鎮(zhèn)級社區(qū)老年大學)為骨干力量,聯合在慈高校、職業(yè)學校、普通中小學校、各類老年辦學機構及社會各界力量,組建了由58名志愿者和教師組成的老年人智能技術普及服務隊,圍繞最基本、最常用、與生活最貼切的手機操作技巧,特別是微信使用、閱讀新聞、在線掛號、在線購物等內容進行講解,采取手把手操作、面對面溝通等方式,為全市老年人提供智能技術普及講座、培訓等教育服務。目前,全市已開設針對老年人智能技術學習的60學時以上長學制班52班,參訓老年人2226人。教師、志愿者開展主動入戶、入社區(qū)、入養(yǎng)老機構的“三入志愿服務”1217場次,服務老年人5.7萬余人次。
二是“智慧+課程”拓展教與學新模式。為有效提升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,該市充分考慮老年人在教育背景、生活習慣、健康狀況、學習意愿等方面的差異性,各鎮(zhèn)(街道)成人學校(鎮(zhèn)級社區(qū)老年大學)針對性地開發(fā)、建設、征集一批特色性的教材讀本、微課和短視頻,以文字、圖片、視頻三合一的形式和觸手可及的學習終端,更形象、直觀、便捷地呈現于老年人的面前,滿足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。目前,全市各鎮(zhèn)(街道)成人學校(鎮(zhèn)級社區(qū)老年大學)已編寫《現代生活好幫手 智能手機易入門》等老年人智能技術普及紙質教材22本,制作《智能手機簡易使用》《微信使用技巧》《電子醫(yī)??ㄙ徦幗坛獭贰队^海衛(wèi)太極拳》等視頻資源148個,并在“慈溪社區(qū)教育”公眾號及各學校微信公眾號開辟了“華齡智學微課堂”等專欄,供老年人通過系列視頻課程自學智能技術,線上培訓達4.3萬余人次。
三是“智慧+品牌”賦能科技助老新體驗。今年以來,該市已有3個項目榮登國家教育部“智慧助老”優(yōu)質工作案例、優(yōu)質教育培訓項目、優(yōu)質課程資源推介名單。在積極開展“智慧+”品牌建設的同時,區(qū)域內老年人智能技術應用能力也顯著提升,除了手機軟件的基礎使用,老人們還學習到了搶紅包、發(fā)紅包、看公眾號等微信的使用方法。疫情期間,各地老年學堂停課不停學,如橫河成校老年學員們通過在線學習小視頻拍攝、制作并上傳自己教學班的學習作品,師生網上互動交流、分享提高,不僅進一步掌握了智能手機的操作運用,也形成了良好的線上學習氛圍。同時,學校還組織老年學員開展“夕陽心向黨”研學活動,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營造“智能e時代,銀齡新生活”的良好社會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