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_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_99九色视频在线观看_绝色圣女娇喘撞击欲仙欲死

秦皇島職業(yè)技術學院:做好“三篇文章”讓非遺“活起來”
時間:2020-06-16 來源:《中國教育報》

近年來,秦皇島職業(yè)技術學院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以培養(yǎng)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,以國家“雙高計劃”建設為契機,以實施“宣傳文化創(chuàng)新工程”為重要抓手,聚焦文化傳承和創(chuàng)新,精心打造非遺和傳統手工藝文化品牌,加強團隊建設,培育工匠精神,賦能地方發(fā)展,在做“活”非遺文化和開展實踐育人上取得顯著成效,使傳承非遺之美逐步成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。

做好“強隊伍”文章

學校高度重視傳承和發(fā)展中華優(yōu)秀傳統文化,結合地方非遺文化特點,組織相關教師進行廣泛調研和深入研討,聘請非遺傳承人和傳統手工藝大師張向東、楊金波、盧德淼、于鐵軍等知名人士,組建成“大師+技師+教師+學徒”式的精英團隊,并給予非遺傳承團隊有效的保護措施和鼓勵政策。截至2020年6月,通過非遺大師的精心幫帶,教師鐘惠輝、陳祖貴,2017級藝術設計專業(yè)學生趙飛等4名學徒深受非遺文化的吸引和熏陶,成功入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——昌黎皮影影人制作和民間剪紙藝術第四代譜系傳承人。目前,已有一批功底好、興趣濃、有潛力的學生,正在大師工作室跟隨大師學習。

做好“重培育”文章

學校不斷深化工學結合、知行合一、德技并修的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改革,將非遺和傳統手工藝文化傳承項目納入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,通過“項目為過程,工藝產品為成果”的項目化教學模式,對人才培養(yǎng)質量進行全過程、全方位的提升。為展示師生自己制作手工藝品的成果,學校建立大師工作室、成果展廳,并將樓宇打造成非遺和傳統手工藝文化墻。目前,在張向東等4位大師的傳授和指導下,學校專業(yè)教師、項目團隊成員以及2017級藝術設計專業(yè)的141名學生,不僅掌握了剪紙、影人設計制作、貝塑和石頭創(chuàng)意、印染等工藝技巧,而且追求技能、精益求精、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造等工匠精神得到培育。他們通過實踐制作出系列手工作品,在展廳和文化墻展出,得到學校師生、同行、嘉賓和社會的認可與好評。截至目前,由學生設計的作品在全國美育成果展評比、全國金犢獎設計大賽中,獲得一等獎9項、二等獎38項的優(yōu)秀成績,涌現了一批工匠人才,其中,趙通、王萌等12名學生已成為高級設計師,他們?yōu)閭鞒兄腥A民族的傳統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。

做好“濃氛圍”文章

學校積極拓展對外服務和普及推廣工作,“請進來”“走出去”,讓非遺和傳統手工藝文化得到更廣泛傳播,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(fā)展。師生展出的300余件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,每年都吸引周邊中小學生到校參觀,累計接待參觀者達2000余人次,逐漸形成“小學—中學—大學”弘揚非遺文化的教育傳播鏈條。同時,為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,一方面,項目團隊學校為所在的旅游城市——秦皇島的諸多景區(qū)開展“美顏”服務,組織師生用傳承的手工技藝美化旅游景點,開發(fā)出扎染、陶藝、傳統節(jié)日紀念品、木工藝飾品、原石工藝品以及貝塑工藝品6個系列的非遺衍生品與旅游工藝品等;另一方面,積極開展社會志愿服務,為貧困山區(qū)小學開展志愿支教服務,為地方貧困殘疾人進行培訓等。通過以上活動讓人們學習感悟到中華優(yōu)秀傳統文化的精髓,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與蘊藏在其背后的“工匠精神”。(趙建軍 張會)